影视飓风TIM成功背后:一个程序员对自媒体商业化的深度复盘(25年10月月度小结)
我是朝发(chaofa),这是我 25 年第 9 次月度总结,希望还能坚持下去。
从信息传播角度,现在是一个好的社会,很多的大佬也愿意出来讲话,无论是播客还是文章,都很容易被传播到,从而得以瞥见他们的想法。这让我们看到很多。我有时候很感激,有时候又时长感慨:他们的成功真的可以复制吗?
罗永浩的播客是一个挺好的东西,我几乎是每一期都听的,10 月份和影视飓风 TIM 的采访让我很是羡慕,潘天鸿。96 年,还不到 30 岁,但现在已经彻底成功[1]。老罗和他的对话还挺有意思的,但我主要是聊四个东西对我的启发:
- TIM 超强的能量
- 极致的数据化驱动
- 商业化道路的选择
- TIM 家庭的支持

TIM 的精力与野心
我觉得 TIM 给我的感觉就是另外一个维度的雷军,是那种特别努力的人。这种被称得上“努力”的人,不仅有着天生好的精力和体力,还配有强大的意志和成功欲望,这些可能都不是后天能够锻炼出来或者培养出来的东西[2]。我真的非常佩服 TIM 的精力,他几乎是每一期真人出镜,且有大量的口播,考虑到更新频率以及「影视飓风」那么大体量公司管理和沟通的事情,他必然是全情投入其中,不容其他人丝毫地质疑他的努力。
在对谈中,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「野兽先生,Mr. Beast」,TIM 的对标账号是世界第一网红「野兽先生」,尽管这不是我所喜欢的风格[3],但是我觉得这主要是他的野心太大了。「大众流量」、「声誉口碑」他全都要,并且要靠「流量变现」养活其他的探索与尝试,所以他选择了这种已经被证明的道路。野兽先生无疑是成功的,想要获得巨大的影响力这也是一个最好的办法,毕竟他要养着「冲击奥斯卡短片」的团队,靠着矩阵账号的方式,打造着目前中国(可能是)最成功的自媒体账号。
影视飓风数据驱动方式
影视飓风很早之前就有一期飞书的广告视频,讲「影视飓风是如何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增长」。作为任何一个「互联网行业从业者」,应该对此完全的不陌生,里面说的所有内容都是在职场中被宣贯无数次的准则,但是要真正在自己的生活或者「自己的事业」上落实这些道理却有巨大的挑战。很多时候,我们就是无法跨越这种「知道」和「做到」的巨大鸿沟。
就以我自己为例,作为一个曾经在中文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的广告相关从业者,我自然知道「点击率」、「留存」以及「各种漏斗指标」对于一个视频的影响,但是我自己做「B 站/YouTube/小红书大模型教学视频(chaofa 用代码打点酱油)」的时候,我总是带有一种「类似于理想主义的天真」,希望别人能认真看下去[4],从而收获真正的价值,所以我一直想要筛选掉那些「并不是想真正学习的人」,于是我通过「不剪辑、不配字幕、封面不设计、口播不写稿等」一系列愚蠢至极的操作把真正想学习的人筛选出来了,事实上我好像部分成功了,我成功筛选出了「高学历、高收入、低付费意愿」的能够自我学习和进化的人士,一方面为此感到欣慰,一方面又「因为自己的思想的转变」而感觉有点想笑。
商业化道路选择
自媒体似乎很光鲜亮丽,尤其是被「各种网红的造富神话」的冲击之后,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「当网红」作为自己的最佳的职业选择[5]。但大多数人只要自己尝试之后,才会发现实际上是很难赚钱的(除了那些教别人做自媒体的),或者说很难赚到自己「付出同样精力打工上班」赚到的钱。
核心原因是自媒体赛道的变现问题,前段时间王自如限高做绿皮火车吃泡面的新闻就可见一斑(毕竟也是曾经的顶流)。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:
- 内容行业无法规模化。TIM 在大多数影视飓风的视频中都是自己作为核心要素出镜,也就是说他是整个账号最核心的资产,所以注定了他们的视频无法做到「批量复制」,因此相对于其他的商业模式上限会更低(哪怕是一些主流的科技媒体)。
- 靠广告挣钱很难做到「独立客观第三方」。播客中也提到了「自媒体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」?就连影视飓风这样的账号都很难,更不用说各种「脚部、脚底部」账号,因此到了某个层面,一定会降低公信力,从而出现信任危机与拐点。
而 TIM 的选择是通过卖货,即现在大多数账号的首要变现方式一样(包括像 B 站的大物是也等)也都是通过卖货来变现的,只是可能 TIM 这种自建电商品牌的方式更正规军一点,并且在很早开始尝试,而很多账号可能还在犹豫、彷徨、迷茫,而影视飓风已经带着 TIM 的同款内裤把钱赚了个够。
回到我的账号——chaofa用代码打点酱油,变现效率可能说是奇差,刚刚提到的「高学历、高收入、低付费意愿」的人其实就是我自己(我的同事、我的同学们),我也是属于那种付费意愿比较低的人🤣,思想正在转变中。想要卖货是不可能了,但是我发现「网络上很多盗版我视频的人」,在我视频不到40 的情况下盗版视频可能有近百个了,因此我的视频绝对是有价值的,所以我一定要快点写书,等写完书我就可以尝试卖课了(严肃脸😠),也许是 26 年底,也许是永远不会(懒惰可能会占领智商的高地)。
家庭的支持
很多人都说 TIM 的成功当然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,这里指的是那份底气和关键性的指导,他可以有足够的尝试,可以自由的探索。这是显然的,毕竟做成这样缺失路上任何一环都不会有现在的「影视飓风」,不过这可能是最不重要的,因为他真的很强,没有这样的家庭他也能成功,只是可能不一定有现在成功[6]。但是无论如何,他的成功都是自己争取得到的,其他的东西只是景上添花,就算不是 29 岁,39 岁的 TIM 也一定会走上人生巅峰。RESPECT!
关注我
最后欢迎来探讨对世界的认知,基本全网同名 chaofa用代码打点酱油 (推荐)
附录
大约在 21 年才关注到影视飓风,真的是一路看着他成功,以后他会更成功,真的是太羡慕了,无论是才华、认知、努力还是天生的精力。 ↩︎
尽管 TIM 称自己并不是一个高能量的人,但是他所展现出来的精力,都是大多数人不可比拟的。在媒体前的表现自然会有一定的表演性质,但是只要能一直持续下去(10 年啊,人生能有几个十年),那就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能量。 ↩︎
我还是喜欢有温度一点的内容,不喜欢被当做数字,想要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观众,所以我永远喜欢那种真诚深度对话。备注:这个月和一个网友聊了个天还挺好的。 ↩︎
我的视频都特别的长,视频质量一定是远超 B 站同类视频,但是数据比较一般。我经常能在评论区有一些比较搞笑的对话,问我资料/问我代码(GitHub 链接/个人 Blog/公众号差点就怼脸上了),我有时候真的很想笑, Google 搜一下「chaofa 用代码打点酱油」就这么难吗? ↩︎
备注:我觉得以 TIM的认知,他是不可能不能推测出自己家庭情况是比较有钱的,因为这东西很容易感受到,爸妈能陪你飞到国外去看看学校(校长?)一定不是 TIM 口中普通家庭可以做到的,至少不差,没 TIM 口中感受的那么差吧。 ↩︎
